一、硕士专业介绍

学位授权点一览表

学位名称

专业代码

学位类别

税务硕士

0253

专业学位

公共管理硕士

1252

专业学位

国际商务硕士

0254

专业学位

翻译硕士

0551

专业学位

 

税务硕士

培养目标:立足海关特色行业,面向税务、海关等国家机关、企事业及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等单位,培养具备从事税务相关职业所需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税收理论与政策、税务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税收分析方法与实务操作技能,具有独立解决实际复杂涉税问题能力,具有海关税收特色、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税务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研究生英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现代经济学、税收理论与政策专题、中国税制专题、国际税收专题、税收筹划专题、税务管理专题、海关税收制度专题、高级税务会计、海关商品归类专题等。

 

公共管理硕士

主要课程:新时代中国社会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研究生英语、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公共管理、政治学、公共经济学、社会研究方法、公共政策分析、公共伦理、电子政务、宪法与行政法、公文写作、社会组织管理、公共管理前沿专题、海关管理前沿专题、贸易安全与便利、海关管理理论与实践等。

 

国际商务硕士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的,通晓国际商务理论和知识,熟练掌握现代国际商务实践技能,有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商务分析与决策能力,胜任政府部门、涉外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从事国际商务运营与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商务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新时代中国社会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商务英语、经济学分析与应用、国际商务、国际商法、国际贸易政策与实务、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国际投资与跨国企业管理、国际商务谈判、跨境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国际市场营销专题等。

 

翻译硕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英汉语言基础、双语翻译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较高的文化素养,掌握翻译理论、翻译技能和翻译技术,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能够承担翻译及相关工作,成为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服务国家战略和外经贸及海关事业发展的高层次笔译人才。

主要课程:新时代中国社会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国文化概论、翻译概论、高级笔译、高级口译、翻译技术、文学翻译、应用翻译、海关文献笔译实务、海关管理概论、海关学术英语、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海关史、海关英语口译、MTI专业学位毕业设计指导等。

 

 

二、本科专业介绍

专业设置与学位授予一览表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学科门类

专业类

授予学位名称

学制

经济统计学

020102

经济学

经济学类

经济学

四年

税收学

020202

经济学

财政学类

经济学

四年

法学

030101K

法学

法学类

法学

四年

英语

050201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文学

四年

国际商务

120205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管理学

四年

审计学

120207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管理学

四年

海关稽查

120217TK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管理学

四年

行政管理

120402

管理学

公共管理类

管理学

四年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080910T

工学

计算机类

理学

四年

海关管理

120406TK

管理学

公共管理类

管理学

四年

海关检验检疫安全

120415TK

管理学

公共管理类

管理学

四年

物流管理

120601

管理学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管理学

四年

1.海关管理

培养目标:海关管理专业2019年被评为第一批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是世界海关PICARD认证本科专业。本专业培养能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视野开阔,具有比较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管理学专业基础扎实,系统掌握海关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海关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能适应海关与外经贸企事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涉外型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核心课程:管理学、公共管理学、政治学原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分析、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海关税收征管、海关商品归类管理、海关估价管理、海关原产地管理、海关口岸管理、海关监管、海关保税与特殊区域管理、海关统计与大数据分析、海关风险管理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在海关等国家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区等管理部门从事公共管理、人事管理、外事管理、文秘、决策咨询、政策研究和其他相关工作。

 

2.海关检验检疫安全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正确的政治意识和坚定的爱国情怀,系统掌握海关检验检疫安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国内外主要的海关检验检疫技术标准与法规,有针对性的掌握检验检疫专业技能,了解海关检验检疫的国际规则和新海关发展的前沿知识,具备较强的海关检验检疫安全风险防控能力以及应对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国际视野,能够在海关等政府部门及其他各类组织中从事检验检疫安全管理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涉外型的高素质海关专业人才。

核心课程: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公共管理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共经济学、社会研究方法、公共政策分析、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危机管理、公共伦理学、海关管理概论、大学化学、公共卫生导论、海关检验检疫安全导论、普通生物学、国家安全学、口岸管理、海关检验检疫标准与技术法规、海关与大数据分析、卫生检疫学、动植物检验检疫学、进出口商品检验与管理、进出口食品安全、海关检验检疫安全管理、海关检验检疫统计、海关检验检疫实务、海关检验检疫风险分析与评估、出入境检验检疫国际公约与规则(全英)、海关检验检疫综合实训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在海关等政府部门、大型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与本专业相关领域的行政管理、技术服务和应用研究等工作。

 

3.海关稽查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正确的政治意识和坚定的爱国情怀,系统掌握海关稽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国内外海关稽查技术与法规,熟练掌握海关稽查专业技能,了解海关稽查的国际动态和国内新海关发展的前沿知识,具备较强的海关稽查风险分析与防控能力,毕业后能在海关等国家机关和国内外审计中介机构等从事海关稽查工作,通晓海关稽查业务的应用型、复合型、涉外型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会计学、审计学基础、海关稽查导论、海关企业管理、海关监管、现场稽查技术、海关稽查大数据分析、海关稽查法律法规、海关AEO制度与认证、国际海关稽查制度、海关企业信用评估、后续监管全领域实验(训)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在海关等政府部门、大型企业、国内外审计中介机构、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与本专业相关领域的业务管理、技术服务和应用研究等工作。

 

4.经济统计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掌握经济统计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及信息化应用技能,具有良好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素养、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熟练地运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在海关等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以及对外经贸、物流等企业从事数据采集、统计调查、数据分析与预测决策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涉外型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核心课程:本专业计划开设课程包括统计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民经济统计学、企业经营统计学、时间序列分析、市场调查与预测、多元统计分析、海关统计、海关大数据分析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在海关等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以及对外经贸、金融、物流等企业从事数据采集、统计调查、数据分析与预测决策等工作。

 

5.税收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和创新精神,掌握经济学和财政税收基本理论及方法,熟悉我国财税政策法规,特别掌握关税及关务知识,了解我国财经运行状况,具备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涉外型、创新创业型高素质人才。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税收学、中国税制、海关税收制度、国际税收、税收管理、税务筹划、税务会计、海关估价、进出口商品归类、原产地规则、进出口通关实务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在财政、税务、海关、公共投资等公共经济管理部门和各类企事业单位、会计师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跨国公司等从事税务、关务、财务等相关工作,以及在市场上自主创创业。

 

6.法学

培养目标:立足海关,按照“依特办特,以特促强”的行业特色办学要求,培养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新时代海关法治工作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和政治坚定、担当奉献职业精神,系统掌握海关法学理论、熟练运用海关法治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法治思维和创新实践发展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涉外型的高素质法学人才。

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商法、税法、知识产权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双语)、国际私法、海商法、海关法、国际海关法、比较海关法、走私犯罪研究、国际税法(双语)、电子商务法(双语)、跨境电子商务制度(双语)、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双语)、法律专业英语(全英)、海关法律综合实训、法律文献检索、法律文书和政研写作、海关估价、进出口商品归类、原产地规则、企业管理与合规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面向海关、税务等公共行政执法部门、经济贸易类企事业单位、法律服务部门,从事法律、海关经贸实务与研究的相关工作。

 

7.英语

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初步掌握第二外语,了解海关业务基础知识,熟悉进出口业务、国际物流及通关业务等基础知识,具备较全面的人文与科学素质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商务英语应用能力、基本的海关通关和国际商务实践能力、必要的思辩与创新能力,能在政府部门、经贸等涉外行业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英语人才。

主要课程:综合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语言学导论、英美文学史、口笔译、翻译与思辨、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商务英语阅读、海关英语阅读、外贸英语函电、跨文化商务交际、国际贸易实务、进出口商品归类、原产地规则、海关估价、进出口通关实务、国际贸易模拟(实训)、国际商法。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在政府涉外部门,外经贸、国际货代、物流等涉外企、事业单位从事国际商务、英语教育培训、英语语言服务和其他相关工作。

 

8.国际商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系统掌握管理学与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熟悉国际商务通行法规和惯例、掌握国际商务运作模式和操作技能,能在跨国公司、进出口企业及其他经济贸易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国际贸易和其他国际化经营管理活动,特别是关务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涉外型高素质国际商务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本专业计划开设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金融学、战略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跨国公司管理、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法、国际商务谈判、跨境电子商务、国际贸易模拟实训、进出口通关概论、进出口通关实训等主要课程。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在跨国公司、外资企业、外贸公司、物流公司、报关公司、咨询机构、商业银行等涉外性企事业单位和商务部()、海关、边检、贸促会、外商投资管理机构、驻外机构、外国驻华机构等涉外性商务管理机构从事进出口贸易、进出口通关、国际结算、国际采购、跨国物流、跨国商业策划等国际商务活动的策划、咨询、运营和管理等工作。

 

9.审计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 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正确的政治意识和坚定的爱国情怀,理论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审计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一定的海关业务知识和稽查专业技能的审计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国内外审计中介机构等从事审计、会计工作,特别是能在中介机构辅助海关稽查业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通晓海关业务知识的应用型、复合型、涉外型的高素质审计专门人才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核心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经济法、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原理、审计实务、内部审计、会计信息系统、大数据审计分析、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以及海关稽查、进出口商品归类、海关估价、原产地规则和检验检疫概论。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在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内外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以及大中型企业从事审计、会计、稽查、关务咨询及其他相关管理工作。

 

10.行政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和现代公共精神素养,系统掌握行政管理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方法和基本专业技能,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跨境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语与信息化应用能力优良,能适应行政管理现代化、科学化和跨境管理行政事务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涉外型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核心课程: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伦理学、公共组织管理、领导科学与艺术、电子政务、海关管理理论与实务、公共管理前沿、全球治理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在国家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区等管理部门从事公共管理、人事管理、外事管理、文秘、决策咨询、政策研究和其他相关工作。

 

11.物流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具备扎实的物流管理专业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熟悉口岸通关、国际物流的相关业务,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外语与信息化应用能力优良,毕业后能在国家机关、外经贸企业、物流企业等单位,从事以口岸通关为核心的国际物流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涉外型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核心课程: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运筹学、物流管理、运输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物流信息管理、供应链管理、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货物运输、国际物流与通关实训、国际物流与海关监控、口岸管理、物流系统仿真、物流技术经济、进出口商品归类、原产地规则、海关估价、进出口通关实务。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在各类口岸、物流园区、物流企业、经贸企业等单位从事物流与供应链业务经营与管理工作,从事电子商务和进出口贸易的物流实际运作和其他相关工作,或在政府机关、咨询公司从事物流管理工作。

12.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方法、技能,具有良好的数学和统计学素养、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计算机实践能力,具备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管理和挖掘分析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涉外型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核心课程:数据科学导论、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与算法、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机器学习理论与算法、云计算技术基础、人工智能、算法设计与分析、海关大数据分析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在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对外经贸、物流等企业从事行业大数据分析、产品开发和应用创新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