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教委发布《关于公布2025年度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立项名单的通知》(沪教委高〔2025〕30号),经过学校积极申报与市教委组织的专家评审等环节,我校申报的5门课程全部顺利获批立项。其中,涵盖AI+课程2门、产教融合课程1门、紧缺急需人才领域课程2门。
本轮获批立项的课程建设周期为2年,自2025年7月起至2027年6月结束。为确保课程建设任务扎实落地并取得实效,学校将严格遵循“两性一度”要求,加强对课程建设全过程的跟踪管理,同时提供技术支持与资源保障,助力每门课程高质量推进。具体课程名单如下:
序号 | 项目类别 | 课程名称 | 课程负责人 | 教学部门 |
1 | AI+课程 | 程序设计语言(Python) | 胡志萍 | 公共教学部 |
2 | AI+课程 | 国民经济统计学 | 王恩慈 | 海关与公共经济学院 |
3 | 产教融合课程 | 海关口岸管理 | 王菲易 | 海关与公共管理学院 |
4 | 紧缺急需人才领域课程 | 进出口商品检验与管理 | 凌霖 | 海关检验检疫系 |
5 | 紧缺急需人才领域课程 | 数字贸易学 | 刘晓音 | 工商管理与关务学院 |
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载体,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抓手。学校将严格按照市教委的相关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学科特色,进一步鼓励专业核心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主动开展课程改革与创新。同时,积极推动课程建设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助力自编教材建设与数字化教学赋能,将最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学科知识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持续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