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海关与公共管理学院聚焦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化,面向师生多层次多形式开展主题调研并及时总结梳理,持续丰富和不断完善专业实践教学,以进一步精准对接海关行业需求,高质量培养海关专门人才。
深化校企合作,多元推进基地资源供给。针对调研中师生反映的实习基地来源单一、数量不足的问题,学院高度重视,安排专人负责加强与相关单位的沟通联系,积极拓展多种类型的实习基地。4月上旬至5月下旬,我院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有机结合,与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办、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办事处以及上海石油化工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上海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十余家单位的负责人开展座谈交流,掌握用人单位对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并签约共建多个大学生实习基地和实践育人基地,更好满足海关管理和行政管理不同专业学生的实习需求。
推进校企合作
回应学生关切,主动优化实践教学形式。专业认知教育和专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专业认知教育和专业实习,能够进一步了解专业培养方案的体系结构,有效推进和巩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也有利于强化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道德素质。在5月底6月初分别组织2020级海关管理专业新疆生源同学专题调研以及2021级海关管理专业班级学委座谈会后,学院根据他们反映的实际情况和提出的具体愿望,及时对原先制定的专业实习方案和专业认知教育方案进行调整,特别是在教务处的支持下增加了专业实习点,赋予同学更多的自主选择权,确保了实践教学的整体质量。
校企合作座谈
举办专题讲座,综合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近年来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毕业生就业普遍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在主题调研中,学院发现不少同学缺乏科学的就业观和职业发展认知,亟待高水平且“接地气”的就业指导,为此学院分别于4月中旬和5月中旬邀请优秀毕业生举行考研经验交流与考公心得分享专题讲座,并于5月中旬专门邀请上海石油化工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副总裁吴薇、上海汉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贾珺两位企业高管,为我院学生举办了就业形势宣讲暨就业竞争力专题讲座,通过大量生动的实际事例和具体细致的业务讲解,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就业形势,强化他们“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为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专家专题讲座
接下来,学院还将组建不同团队分赴相关海关,有针对性地开展现场座谈和调研,更好地掌握海关发展前沿和业务改革动态,并根据调研结果有效整合海关管理专业培养方向,持续优化专业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