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赟峰书记为本科生上“国门中国”第一讲 让思政课发挥好新时代铸魂育人、立德树人关键作用

来源:信息公开网作者:时间:2021-05-07人气:848

429日晚,党委书记唐赟峰走进课堂,为一至三年级、九个专业近150名本科生带来“国门中国”系列课程第一讲。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教师们也共同聆听了此次思政课。

唐书记从党史学习教育要求引入,结合学校特色,通过关徽的由来、一颗猕猴桃的旅行等鲜活的案例,简要梳理了中国海关的历史发展脉络及其对于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民经济的独特价值,系统阐述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对外开放新形势下,海关的重大改革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位学生参与其中,课程还精心设计了互动交流环节。“如果你是海关关长,你会如何部署‘五关’建设整体战略?”唐书记以角色代入、感受代入的授课模式抛出了一道思考题。思考题一出,学生们便热烈地讨论起来,并按照政治建关、改革强关、依法把关、科技兴关、从严治关分成五个小组,结合自身的理解进行了踊跃发言。唐书记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发言,并进一步阐述了“五关”建设整体战略部署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

“同学们,你们生逢盛世,是建设新时代、与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待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你们才50岁左右,正值人生壮年,你们将直接参与并全程见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希望你们能够从学习‘四史’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课堂尾声,唐书记号召同学们加强党史学习,勇攀知识高峰,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为祖国、为人民、为海关奋斗奉献的坚定理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实现个人的价值追求,以实际行动以史为鉴、学史力行,勇担时代使命、不负青春韶华。

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唐书记深入浅出的讲解,对中国海关的历史与现实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对中国对外经贸与海关事业的前沿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进一步坚定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争做社会主义事业、海关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信心。

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观塑造,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海关精神和综合能力。校领导为本科生上思政课在上海关院已经进行了很多年,党委书记、校长带头走上讲台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党政班子成员集体听课已经成为了关院的一项传统。

据悉,当前学校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发边关精神虚拟仿真社会实践项目,预计将于今年6月投入使用。届时,学生将通过VR技术,更为直观、感性的了解海关。思政课教学形式将进一步丰富,教学效果也将大幅提升。